返 回
你已经多久没有接到 人类打来的推销电话了?
发布时间:2021-10-18 08:29:23

都市快报报道 耳聪目明的小记者小灵通登上了一艘开往“未来市”的气垫船,在那里看到了水滴一样的汽车、戴在手上的电视手表,吃上了人造大米饭、人造肉丸,遇见了换了人造肝脏、人造心脏的百岁老人……

这些片段来自于温州作家叶永烈的科幻小说《小灵通漫游未来》,完成于1961年。60年后,其中的大部分预测都已变成现实,或者在当下有了实质性进展。

在小灵通看到的众多新鲜玩意儿中,还有一台名为“铁蛋”的机器人,可以和人类下棋。2016年,AlphaGo横空出世,人工智能攻下了人类最后一座堡垒。一年后,创造他的团队宣布不再参加围棋比赛。

事了拂衣去,AlphaGo潇洒得像个世外高人,但由他开启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不可逆地到来。人类瞄准了理想机器人最后一块拼图,也是工业文明时代,人类对自身科技高峰最大的野望。

恰好就是在一个世纪前,捷克作家卡雷尔·凯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《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》。他把捷克语“Robota”写成了“Robot”(机器人),创造了一个新物种。

“Robota”的本义是“苦力”。在宽泛的概念里,所有能帮助人类劳动的机器,都可以称为机器人。像是看得见的扫地机器人,看不见的智能客服。

回想一下,你已经多久没有接到人类打来的推销电话了?是不是已经适应了电话那头等你先说话时短暂的停顿?从一开始明显的机器音,到慢慢模仿人类的语音语调,现在他们已经能识别通话对象的情绪并给出解决方案。似乎有一天,他们会和AlphaGo一样,张口就让人哑口无言。

无论是源自于地球上唯一智慧物种内心的寂寞,还是对“造物主”的模仿与挑战,百年之后,人类想要的早已不仅仅是可以劳动的“苦力”。过去几年里,人类动用了前所未有的力量,试图让机器更好地看见、听见甚至于理解复杂的人类社会,然后按照人类的行为习惯和思维逻辑给出反馈。

大量的数据和实践表明,一旦机器掌握了规律,他们比人类更胜任某些社会角色,意味着一个人类和机器人共生、共存的时代已经到来。

这个时代,人类会努力脱去机器人冰冷的外壳,赋予它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形态和行为举止,让它无限趋近于人,逐渐习惯和它们的互动、协作与竞争将是拥抱未来的必修课。

2008年,波士顿动力的机器狗惊艳了全世界。现在,只要你愿意,就可以买一条带回家。这些看上去“丑陋”,跑起来“恐怖”的小家伙背负着人类对于机器人融入日常生活的强烈愿望。

这无疑也将是个痛并快乐着的时代。人类能够享受到机器人带来的诸多便利,同时也将面对工作岗位被取代,原有商业形态被颠覆的阵痛。更极端的情况也被写在了《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》的最后:作为苦力的机器人接管了地球,亲手毁灭了它们的创造者。

但在这一切发生之前,人类更愿意一步步升级家里的清扫设备。从吸尘器到扫地机器人,再到能够自己清洗拖布的扫拖一体机——连洗拖把的力气都省了。


来源:都市快报   作者:记者 梁应杰   编辑:陈俊男
2021杭州首届数智消费嘉年华